刚买的房子,钥匙还没有拿到,每天就能接到几十个来自装修公司、家具经销商的推销电话,这让很多的市民很苦恼,下面就来看看具体的介绍。
装修公司推销电话让人烦
“我一天要接10多个装修公司的电话,都询问我是否需要装修,他们有的推出了优惠活动,有的推荐看样板间。”柳先生在某小区购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,他告诉记者,今年4月份拿到钥匙后,近3个月以来,他每天都会接到很多装修公司的电话,而且对方对他的信息很了解。“一上来就能直接叫出我的名字,还能说出我房子的准确位置甚至是门牌号。我之前并没有主动联系过他们,这些公司是怎么知道我的信息的?”柳先生对此很是疑惑。
流通环节多信息易泄露
购房者的信息是如何泄露的?咨询了相关部门,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对外泄露业主信息。购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,购房者的信息在开发商、物业、银行、中介公司等部门都有登记,其中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都有可能将个人信息出售给装修公司、家居建材经销商。
在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不注意细节,经常将涉及自身财产安全和隐私的信息材料随意丢弃,或者轻信他人参与一些所谓的电话调查、社会调查。殊不知,以上行为都很容易将自身信息泄露出去。为了保护隐私、减少麻烦,消费者需要注意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尤其是要注意细节。
装修电话骚扰,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?
我们接到了无数的电话,开始会很平和的说一些装修的意向,但是随着电话的激增,业主们都被逼得忍无可忍,不敢再接电话了。心情不好的时候甚至会破口大骂。但是除了拒绝跟不接电话,我们真的没办法吗?
事实上我国刑法早有规定,对于金融、电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,违反国家规定,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,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新《消法》更进一步明确,对于泄露、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经营者,除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,还要承担行政责任。对于“泄密”的经营者,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、没收违法所得、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;没有违法所得的,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;情节严重的,责令停业整顿、吊销营业执照。
以上就是装修电话的相关介绍,希望大家能够多加了解,知道如何应对装修骚扰电话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